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是引领老员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如何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员工愿意进课堂,让思政课的内容进头脑,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目标。为了推进教学改革,304am永利集团和教务处于2016年6月17日在2110教室联合举办了基于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移动交互式教育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校领导张国秀、胡仲军、许邦官、李建勇,董事长助理左林霞,教务处田恒平处长、王青、王培喜副处长,质量评估处匡国珍处长以及各教学学院的教学经理、专业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参加观摩和研讨。
观摩会第一个环节是304am永利集团杨永华老师利用“雨课堂”软件进行的课堂讲授。进入教室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扫码进课堂”----每位同学及听课领导和老师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在线课堂学习界面,授课教师的PPT、问题等则同步到了听课同学及领导的手机上。课堂上杨老师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地讲解课本知识,同时结合课本知识设置相关问题,将问题发送到同学们的手机上,同学们用弹幕回答老师的问题,一个个答案迅速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显示,大家可以看到班上同学对同一个问题的所有回答,杨老师则针对同学的回答及时分析,给出答案及理由。课堂授课中,杨老师还采用了单选投票功能来及时了解大家对所讲授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着问题及备选答案在线上课堂的显示,同学们即刻参加投票,很快,大屏幕上就显示了投票结果:选择A答案的19人,选择B答案的20人,杨老师根据投票结果分析知识点,指出同学们选择错误的原因,让同学们更容易掌握并记住相关知识。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率,让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结束后,杨永华老师分享了他使用“雨课堂”教学的体会。他认为“雨课堂”的“扫码”上课,“弹幕”讨论,多选、单选的投票功能,手机的预习和复习以及后台数据分析,解决了思政课“到课率”、“抬头率”和“入脑率”问题,使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很好地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后台分析数据精确地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也可以更好地让员工学到知识,坚定信念。
授课环节结束后,参加观摩的人员进行了教学研讨。304am永利集团总支书记尹德蓉介绍了“雨课堂”使用以及思政课改革的基本情况。“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视频、习题、语音等课前预习资料推送到员工手机,由员工课前按老师要求预习,并可以留下问题由老师解答,实现线上互动;课堂授课时采用实时答题、弹幕互动,单选多选投票功能,对于调动员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大班教学的到课率及互动等问题,提高员工学习效率等方面十分有效。今年4月1日雨课堂对外免费开放,杨老师是率先使用该软件进行教学的老师之一。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校园WiFi覆盖以及WiFi节点限制等影响员工积极性的问题。但移动教育模式是发展的大趋势,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更有利于员工能力的培养,信念的引领。经过多方努力,在2110教室解决了WiFi覆盖问题,鼓励老师尝试使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后续也会研究出台相关激励措施,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随后,计算机学院的罗忠老师就自己使用北京中唐方德公司的线上学习软件与“雨课堂”做了详细地对比介绍,并交流了自己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及交互性教学软件进行翻转教学的心得。
董事长胡仲军充分肯定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他指出,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学校鼓励老师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新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及移动终端学习,要注意解决员工独立思考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员工学习的团队合作精神。“雨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建立了一种较好的评价机制,涵盖了教学的全过程,员工的成绩体现了综合性。但同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可以较好地倒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邦官认为“雨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很好,能够让知识“入心”、“入脑”。但再好的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不是对所有课程都适用的,我们的老师必须根据自己课程及员工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除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还需要修炼内功,夯实自己的知识及学识基础,同时加强师德修养,因为在教育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是任何新技术新手段所不能取代的。
党委书记张国秀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的本意,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所有教学改革要从员工出发,落脚点都在提升员工的能力。推动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